欢迎您进入标签飞达、智能供料器研发&改造,非标自动化定制等SMT供料系统装置行业综合性高新企业--龙脉智能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标签飞达、智能供料器研发&改造,非标自动化定制等SMT供料系统装置行业综合性高新企业--龙脉智能

专业智能高端自动化设备厂家

为您制造专属您的设备

全国咨询热线

13823308346

您的位置:主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动态  > 不只是芯片,我们的猪肉也被西方卡着脖子!

不只是芯片,我们的猪肉也被西方卡着脖子!

作者:handler人气:771发表时间:2020-09-05 09:58

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实是,不仅高科技,我们的猪肉也被西方卡着脖子。

高科技之外,猪肉也被卡脖子?

2018年4月16日,一道惊雷席卷中国科技界。

美国商务部发布禁令,将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禁令为期长达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的盟友英国也发出了类似的建议: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警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

这只是开始,中兴之后,就是华为。

一年之后的2019年5月,华为首次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在美国宣布“封杀”华为之后,坏消息接踵而至:

谷歌宣布暂停支持华为部分业务,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制造商停止对华为供货,德国芯片厂商英飞凌暂停向华为供货……历史上从没有一家公司,被美国政府如此大规模地打压。

时至今日,被列入美国“实体名单”的华为子公司总数已达到152家。打击的对象,也从芯片、手机、通信设备,延伸到了华为新兴的云计算产业。

美国对TikTok的强取豪夺,更是让全世界大跌眼镜。

显而易见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已经开始对我们在关键领域“卡脖子”,而且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人们也纷纷在猜测,美国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们被西方国家“卡着脖子”的只是以芯片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

没有人想到,我们每天要吃的猪肉,也被卡着脖子。

这话是国内养猪巨头刘永好说的。

9月2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现在原种猪很多是靠进口,这种格局必须要改变。

“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现在必须冲上去自己解决,新希望要解决种猪国产化问题。”

此话一出,许多人感到震惊。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美食中,猪肉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球猪肉消费量约112584千吨,其中,中国人消费量就达56115千吨,占全球猪肉消费量的50%。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国”。

如此重要的肉类食品,为何还被西方卡了脖子?

猪种的博弈

2019年6月28日下午,绍兴天天田园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的最后800头生猪从平江万猪场被运上汽车。

至此,曾经名扬全国的平江万猪场正式关停。

平江万猪场关停,是为了给平水镇的生态建设让路。这个占地71亩、年出栏生猪4.3万头的平江万猪场,对生态环境伤害太深,被勒令关停。

但平江万猪场曾是全国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国家级生猪养殖基地。这里记载着中国本土猪种与外国洋猪种的激烈博弈。

平江万猪场还没关停的时候,如果你来到它的养殖基地,你可以看到一个新奇的场景:

一头母猪安安静静地站在房间中央,一头公猪在旁边转悠。公猪的作用仅仅是安抚:有它在身旁,发情的母猪会表现静立反应,刺激排卵。主要的环节由旁边的工作人员来完成:为母猪进行人工授精。

由于公母猪的自然交配效率太低(1头公猪只能负责25~30头生产母猪),大型养猪场都会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来提高效率:人工授精体系下,1头公猪可以对应300~500头母猪。

俗话说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但以后也没有累死的猪了,人工授精这一高科技技术完成了让公猪躺着生猪崽子的愿望。

但,在丧失性生活的同时,国内公猪还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本土公猪的精液不如国外运进来的冷冻猪精液质量高。

在利益至上、效率为王的时代,没有人会关心本土公猪的心理建设。

中国本土公猪也不是没有做过抗争,《资本万骨冢:猪肉危机和狂人盛宴》曾描述过这场“荣誉之战”:

守城一方是以浙江金华猪、四川荣昌猪、江苏太湖猪、湖南宁乡猪四大明珠为首的国内88个地方猪种,坚守华夏大地千年,熟悉地形,但弱在战术体系落后;攻城一方是以“杜长大”(英国的大白猪、丹麦的长白猪、和美国的杜洛克猪)为首的洋种猪,作战技术先进,持续作战能力强。

这场大战持续了三十余年,最终以攻城方大获全胜落幕,战败方猪种非灭绝即濒危。三十年前,本土猪占据市场的90%以上,而十年前,只剩下2%。

“洋种猪在国内市场纵横八荒,本土猪却是一顶帽子绿得发慌。”

从情感上来说,这对本土猪是不公平的。但对养殖户来说,这却是最优的选择。

在养殖界,有一个专有名词:料肉比——猪长一公斤的肉要吃多少饲料。目前雄霸国内市场的洋种猪料肉比为2~3:1,而成华猪料肉比高达6:1。

养一只成华猪够你养两只英国猪,换你怎么选?

市场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纵横华夏9000年的本土猪,在强大的洋种猪面前,终究溃不成军。

逃不过的猪周期

2016年前后,国内养猪人曾经历过一场“过山车”式的生死时速。

2016年猪价还在狂欢,转眼2017年就迅速走低,2018年更是极速下坠,

春节过后猪肉需求端大幅下降,消费低迷,猪价走入低谷。当时的猪肉售价一度低于10元。

2018年8月3日,辽宁沈阳出现的首例非瘟疫情,彻底宣告新一轮猪周期的开启。

彼时,国内养猪业三足鼎立:

牧原的猪最好,温氏的猪最多,雏鹰的猪舍最漂亮。

但高举“养猪第一股”牌子的雏鹰农牧却剑走偏锋,通过杠杆大幅度扩张。那时候的雏鹰雄心勃勃:

计划在2019年实现养600万头猪,50亿的净利润。

遗憾的是,雏鹰没有撑到猪周期的到来。非洲猪瘟像是一枚原子弹,悄无声息地在吉林省身边的辽宁省炸开。面对如此危局,东北三省实现生猪全境封锁,坚决将猪瘟扑杀在摇篮之中。

资金断裂、财报作假、利息亏空……厄运排山倒海,雏鹰就此折翼。

仅仅一年之后,新一轮猪周期迎来飞跑,猪肉价格和生猪板块齐飞,养猪板块迎来利润的加速释放。

造化弄人,正如杰克马那句话: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有人死于周期,有人却因此一飞冲天。

1991年,辞掉“铁饭碗”、揣着262元资金回到家乡农村养猪的秦英林,在未来的年岁里,踩着猪周期一路飞奔。

天眼查资料显示,2000年,秦英林注册了河南省牧原食品股份公司,开始扩张他的养猪事业。此后五年里,秦英林在河南建了八个养猪场,年出栏量达到20万头。

到了2014年,牧原股份在深交所上市,秦英林夫妇身价涨到90亿元,成为胡润中国富豪榜上的河南首富。

时至今日,在福布斯2019中国富豪榜上,牧原股份秦英林家族以1174亿的身价位列富豪榜第九位。

同样的,2013年,宰了十几年猪的陆步轩站上了母校——北京大学的讲台。在讲台上他哽咽地说到: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一个反面教材”。

但从结果来看,陆步轩没有给北大丢脸。他的校友合伙人陈生更是卖猪肉卖出了百亿身家。

在一次节目中,陈生曾提到:

养猪行业大概4年是一个周期。

猪价随着猪周期波动,能随波而动者,就能活下来,并最终赚到钱。

神秘而又残酷的猪周期,加上频频来袭的猪瘟,使得洋种猪的竞争力更为明显。

尾声

猪是仅次于狗最早被人类驯化的物种。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野猪就开始被华夏先民驯化,最早的家猪遗址距今约八千年。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养猪历史悠久,还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上游养殖环节,中国依然面临着猪种被国外控制的尴尬。

作为一个养猪大国,我们至今还没培育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猪种。

而且,这些从国外引进的猪,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品种退化。

一般而言,从国外引进一只种猪,在国内繁殖到第4代,优势性能就会退化,出现各种疾病,长不大。

所以,一头种猪在繁殖6到8胎之后,基本就废了,失去了繁殖的价值,需要重新进口。

也就是说,我们的猪种,卡在西方人的手中。一旦他们卡我们的脖子,短时间内,不仅会造成国内副食品的短缺,而且还可能引起物价的飞涨。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相比芯片,种猪的培育相对要简单一点。

如今,网易的丁磊、阿里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都开始进军养猪业,用科技为中国猪业赋能。

国内的养猪龙头牧原、温氏也都在加大猪种培育的力度。

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前进。

我们有理由期待,华夏自己的猪种,迟早会重回荣光!

来源:观点 网友金石道人